非法集资、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

分享 ...

一、表现形式


(一)、非法集资


情况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有的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等旗号,有的引用产权式返租、电子商务、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等新概念,手段隐蔽,欺骗性很强。从目前案发情况看,非法集资大致可划分为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1、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2、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3、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4、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5、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7、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8、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9、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10、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


11、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二、法律后果


两者孰轻孰重,不用说了。一个是兜底性质的犯罪,另一个是重点打击的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重的处10年徒刑;集资诈骗罪,最高的处死刑(计划经济时期产物,唯一保留死刑的经济类犯罪,也是目前学界认为反社会、反经济规律的地方,不少著名人物都死于该罪)。此前党和政府还没有松口,在《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还是强调:人民法院应当运用这一法律武器,有力地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依法该判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定要坚决判处死刑。但2015年8月2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删除刑法199条集资诈骗罪死刑的规定。


三、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


(一)、非法集资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问题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犯罪构成上有一些相同之处,特别是都可以表现为通过媒体广告宣传,以高额利息回报方法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都对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了破坏,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主观上的目的不同。


集资诈骗罪,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即永久性地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行为人在募集资金时,就不打算还本付息。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以揽存资金进行信贷为目的,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在吸收资金时,还是怀有还本付息的意图的,故而这里的“占用”我们只能界定为只是临时地占用。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划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关键,因此,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2款规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联系人

主任律师

谢文强

电话13981905353

执业证号 15101199410782750

查看团队